水田镇实施“文化活镇”工程惠民生、促发展见闻

发布时间:2015-03-17 09:39:04   来源:贵阳日报  

摘要:一座简易搭建的乡村舞台,一场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水田镇村民载歌载舞迎来了新的一年。”  同时,水田镇还加大了对辖区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力度,强化对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农村文化带头人以及村干部的培训。

  一座简易搭建的乡村舞台,一场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水田镇村民载歌载舞迎来了新的一年。在该镇的定扒村、三江村,近三十个表演节目为附近村民提供了一场视听盛宴。

  “像这样的迎新春晚会,辖区村民每年都要演上一回。”水田镇党委书记王远航说。以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跃乡村社会经济建设为宗旨,从2011年开始,水田镇提出“文化活镇”的口号,把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发掘优秀历史文化、传承民族民俗文化融入到全镇的发展规划之中。

  走进该镇竹林村蔡家寨村民组,一座迥异于周边居民住宅风格的四合院建筑映入眼帘。这里正是民国时期在贵阳流传甚广的民谣——“唐家的顶子、华家的银子、高家的谷子”中唐家的旧公馆所在。在竹林村治保主任罗三看来,近段时间,由镇政府协助开展的唐家公馆保护与开发工作,为长期以来仅仅依靠附近盘龙山森林公园发展旅游业的竹林村开辟了新的方向。

  “美丽乡村建设要避免同质化倾向,就要发掘属于村寨自己的文化要素。”王远航说,“镇政府积极开展竹林村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工作,目的在于将其打造为水田镇具备遗址保护与经济开发双重效益的文化遗产典范。”

  相对于活跃乡村社会经济建设这一大的主题,王远航说,水田镇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更多的还是着眼在惠民、乐民、便民上。“近年来,镇政府先后筹集资金65万元,为辖区群众建成国家三级文化站,并通过争取项目支持,在11个自然村建设了文化活动广场。”

  同时,水田镇还加大了对辖区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力度,强化对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农村文化带头人以及村干部的培训。几年来,该镇先后组建和培养了11支太极拳(剑)队、12支腰鼓队、2支老年扇子舞队以及书法协会等民间文艺团体组织近30个,让“文化活镇”活动有了有效的载体。

  本报记者 付奇

责任编辑:李瑜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查看精彩评论,请点这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